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深化“科技包县”合作激发山西兴县杂粮产业新动能

深化“科技包县”合作激发山西兴县杂粮产业新动能

9月16-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山西兴县举办“大食物观与杂粮创新”2025兴县种业产业交流会。农业农村部有关领导,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作科所所长周文彬、所长助理邢丽丽,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主任顿宝庆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主持。

图片.png

会议邀请国内杂粮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大食物观、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杂粮营养健康、荞麦精深加工、谷子和高粱种业与产业提升策略等方面作特邀报告,并进行交流座谈。随后,与会人员分组考察了“科技包县”工作成效,实地观摩了谷子、食用豆试验示范基地、千亩方荞麦和芸豆示范田以及高粱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中相关作物的田间长势以及山花烂漫、清泉醋业、晋绥黄河湾等扶持企业成果。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作科所“科技包县”成果成效,并签署“中豇21”杂粮品种转让、杂粮产品联合开发、杂粮宴产业合作等四项合作协议。

周文彬表示,作科所与兴县开展“科技包县”合作以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打造杂粮种业与产业提升工作,在科技引领、技术集成、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今后,作科所将依托科技优势,继续深化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持续推动杂粮品种创新、良种繁育以及产学研融合,对接兴县需求推动种业升级与产业提质,助力兴县建设全国杂粮种业创新高地。

据介绍,3年来,在“科技包县”合作模式支撑下,与当地政府联合建立种子创新核心基地2个,每年在6个乡镇示范种植5000亩,种子繁殖超2万亩。联合培育7个杂粮新品种,实现品种转化3个品种,生产推广种子超60万斤;创新技术模式使亩节本达300元、亩收益最高达4650元,培训骨干超千人次,为兴县杂粮产业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本次会议由作科所、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和兴县杂粮协会联合主办。农业农村部、山西省涉农科研单位、企业代表等130余人参加活动。

图片.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