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观摩与培训会在新疆伊犁成功举办

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观摩与培训会在新疆伊犁成功举办

9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同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观摩与培训会在新疆伊犁召开。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处长万克江,新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

a12291ac-5eda-401e-aa82-bbfa71cd6a83.png

期间,参会人员听取了李少昆、石河子大学马富裕教授、农业农村部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专家组孙绳军研究员等围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等领域的特邀报告,实地观摩了察布查尔县玉米超高产科技攻关田、万亩吨半田核心示范区及水肥一体化项目区,详细了解和交流了密植精准调控、智能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活动还开展了田间测产,经专家抽样测产,察布查尔县玉米超高产科技攻关千亩示范区亩产达1596.75公斤。

图片.png

会议指出,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玉米单产提升方面成效显著,2024年全区玉米平均单产达1164.7公斤/亩,伊犁州120万亩玉米规模化单产水平居全国前列。“伊犁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增密种植、水肥精准调控、高效节水灌溉和智慧农业赋能,实现玉米群体产量突破,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成功实践和可复制的样板。

会议强调,各地要学习借鉴新疆经验,结合区域生态特点加快技术本地化创新,共同推动全国玉米产能再上新台阶。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将粮食增产重心聚焦于大面积提升单产。二是加强技术集成推广,推动“五良”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充分发挥新疆光热资源和规模经营优势,进一步扩大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应用范围,挖掘增产潜力,为提升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3.png

据介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近三年已累计推广1.5亿亩,2025年在18个省推广面积近1亿亩。该技术通过增密种植、滴水出苗、分次施肥、化控防倒等关键措施,有效解决了密植条件下的倒伏、早衰等问题,实现了玉米单产大幅提升。在伊犁州“科技包州”项目推动下,该技术落地三年使玉米种植密度提高15.4%,单产提升20.2%,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潜力和推广价值。

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单位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会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