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对湖北玉米生产影响与技术建议
2025年7月27- 8月2日,玉米产业专家团组织专家赴黄冈、武汉市黄陂区、潜江、荆州、十堰、襄阳、恩施等10余个县市开展高温干旱对玉米生产影响的实地调研并提出相关技术建议。
一、湖北玉米生产情况
2025年7月以来,全省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全省海拔800米以下地区日最高气温基本在35℃以上,对玉米生产造成影响。
山区春玉米。以恩施、十堰、宜昌等鄂西山区为主的山区春玉米,在播种、苗期、抽雄授粉期气候正常有利于玉米生长,玉米长势好具备丰产基础;受目前高温干旱影响,坡地玉米出现旱情,影响籽粒灌浆。
平原春玉米。在抽雄授粉以前,气候基本正常有利于玉米生长;受7月中旬极端高温的影响,玉米灌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早春播(4月底以前播种)的影响较小,晚春播(5月10日左右播种)的影响较大,灌浆不充分,籽粒千粒重降低。
夏玉米。湖北夏玉米主要分布在襄阳地区及江汉平原,目前约80%的夏玉米进入灌浆期,约20%的夏玉米处于抽雄授粉期。目前的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的结实、灌浆影响较大。
二、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的技术建议
一是合理灌溉,补墒降温。处于灌浆期的玉米需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防止干旱引起的籽粒灌浆受阻从而降低产量;处于抽雄期的玉米对水分极为敏感,一旦干旱应及时灌溉,保障雄穗正常发育和花粉活力。可采取喷灌或微喷,每亩灌水20-30立方米。补墒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田间温度,预防35℃以上高温造成花期不遇或花粉活力下降形成的花粒现象。
二是适量追肥,促进植株生长。灌浆期玉米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籽粒灌浆,预防早衰。大喇叭口期玉米是肥料需求的关键时期,可每亩追加尿素10-15公斤,促进茎秆健壮和雄穗分化,抽雄前可喷施芸苔素内酯(0.01%)与硼肥混合液,以提升花粉活力及授粉率。
三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虫害易爆发,同时叶斑病、茎腐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易发生,需重点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昆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苏云金杆菌(Bt)进行防治;红蜘蛛可选用联苯肼酯、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重点喷施叶片背面;蚜虫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同时预防病毒病传播;叶斑病可喷施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茎腐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嘧菌酯加噻呋酰胺进行灌根处理。喷药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造成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