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举办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
8月1-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研讨班在京召开。本届研讨班通过严格遴选参训学员,聚焦打造具有玉米行业标杆意义的高端精品课程,以“生物技术赋新能,工程模式开新局”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种业振兴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我国玉米育种从传统经验模式向高效工程化模式转型,提升生物育种技术应用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研究员,作科所所长周文彬、所长助理邢丽丽、研讨班召集人黎亮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主持。
李新海指出,玉米作为我国播种面积超6.5亿亩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生物技术与工程化育种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推动育种范式革命,引领育种从“经验驱动”向“智能设计”时代跃迁。面对跨国巨头技术垄断加剧与极端气候频发带来的双重挑战,要努力将本届研讨班打造成玉米育种领域的“黄埔军校”,着力锻造兼具国家战略站位与前沿技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周文彬指出,当前种业竞争已全面进入“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双轮驱动”的智能育种深水区,实现IT、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破局关键。举办此次研讨班是作科所践行农业科研“国家队”战略使命、赓续玉米科技创新血脉、锻造种业振兴核心力量的新举措。他希望参训学员,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产业实际问题学习研讨,做到学以致用;要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掌握工程化生物育种的实用技能;要加强协作,携手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玉米种业创新生态。
活动期间,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Rex Bernardo教授等国内外玉米领域权威专家聚焦玉米工程化生物育种应用、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整合与应用等前沿热点领域作专题报告,并就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大数据分析等智能育种技术的落地应用等方向展开交流研讨。
参训人员一致表示,此次研讨班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加深了对前沿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对育种实践痛点的思考,是一次系统性、专业性、沉浸式的学术盛宴,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玉米育种技术基础,加速智能育种体系的构建,深化科企融合,为提升玉米种业核心竞争力、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研讨班吸引了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先正达、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头部种业企业的近百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