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中黄357”在盐碱地创造287.13公斤大面积高产典型

“中黄357”在盐碱地创造287.13公斤大面积高产典型

10月23-24日,耐盐大豆新品系“中黄357”大面积现场观摩与实收测产在山东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局长钱万强、作科所副所长任玉龙、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主任李兴杰等领导专家出席观摩会,现场观摩了大豆的田间表现。

67b9c34b-c0d8-46e5-ba2f-95785b2ee511.png

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在土壤盐分含量2.4‰-4.4‰的盐碱地上,“中黄357”配套覆秸抑盐栽培技术、机械低损高质收获技术,2025年种植面积500亩,实收20.25亩,折合13%标准含水量,亩产达到287.13公斤。测产专家组认为,在大豆生长后期持续阴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创造了全国盐碱地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为盐碱地上大豆大面积推广生产提供了优良品种和技术支撑。

“中黄357”是由我所通过聚合耐盐基因GmSALT3 与高产基因选育而成,兼具抗根腐病、花叶病毒病SC3和SC7特性,株型紧凑、宜机化程度高。“中黄357”的大面积高产创建,充分体现了我院“大豆油料产能提升科技攻关行动”体系化布局下多任务协同攻关的成效,在“大豆品种跃升”和“大豆机械化作业装备”等任务协同推进下,实现在盐碱地条件下亩产287.13公斤的大面积高产,为盐碱地的大豆单产提升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