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科所举办第二届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

作科所举办第二届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

7月8-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等中俄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俄大豆科技合作论坛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召开。论坛聚焦大豆科技创新前沿与应用,旨在深化中俄两国在大豆科技创新前沿与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为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作科所韩天富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朱龙付、黑河分院院长鹿文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处处长刘俊杰,作科所科研管理处副处长鲁玉清、孙石研究员、袁珊副研究员等组成中方专家团出席论坛。

8b65603e-9daf-4354-8d7a-810dcfdbff4a.png

会上,中方代表团就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遗传多样性挖掘、病虫害绿色防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等领域进行系统汇报。其中,作科所专家围绕光温信号协同调控大豆生育期的分子机制、远缘杂交技术创制作物新种质、大豆育种最新突破成效、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大豆新种质等内容作特邀报告。俄方专家重点分享了大豆早熟性状选育、耐寒性基因资源利用、免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以及油分蛋白品质提升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中俄双方专家在大豆分子育种创新、光周期适应性提升、智慧农业与绿色高效栽培等前沿领域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研讨,就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共享种质资源和加强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07a19cac-27d4-45ca-9183-533daeee7bfc.png

期间,中方代表团先后访问参观了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和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寒地大豆育种基地、氮磷肥长期定位试验区,以及俄罗斯当地油脂加工企业,详细了解俄方在大豆育种科研与栽培技术集成应用方面的成果和大豆加工生产线与产业化应用模式,有效增进了中俄双方在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及全产业链合作方面的共识与意愿。

本次论坛的召开不仅巩固了双方在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分子育种技术、绿色高效栽培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合作基础,同时拓展了在智能育种决策支持、产业化应用模式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意向,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大豆科技的自主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全球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来自中国、俄罗斯25家大豆领域科研机构和企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