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组织召开“主要粮油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推进交流研讨会
7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粮油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推进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万建民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院长邓国富等领导专家,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管理团队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科所杨庆文研究员主持。
项目咨询专家听取了杨庆文关于项目的总体实施情况以及各课题的进展汇报,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就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各课题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项目后期重点研究方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会后,与会人员就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专家建议进行了深入研讨,凝聚了共识,并对下一阶段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
万建民强调,项目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要紧扣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不仅完成任务指标,更要解决实际科学问题。同时,要注重任务之间的协同、联动以及资源整合,凝练出具有重大创新的标志性成果,确保项目产出经得起检验、真正体现创新价值。
据介绍,该项目启动以来,系统调查了疣粒野生稻、多年生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金荞麦、野小豆和救荒野豌豆等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分布范围、群体数量和濒危状况,抢救性收集种质资源2500多份,建立了各目标物种异位保存圃和原生境保护点相结合的保护技术体系。
期间,与会人员详细听取了项目财务助理关于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经费使用及作科所财务管理的说明,实地观摩了广西野生稻圃项目团队收集保护的各类资源的长势情况。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专家4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