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水稻新品种“中作绿米1号”“中作香糯1号”实现成果转化

水稻新品种“中作绿米1号”“中作香糯1号”实现成果转化

4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东恒晟种业在北京举行水稻新品种“中作绿米1号”“中作香糯1号”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品种选育人、作科所杨庆文研究员与山东恒晟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秀云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会议由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主持。

周文彬表示,作科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相结合的发展理念,聚焦于突破性、特专型新品种的培育和市场化推广应用。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新品种推广、延长产业链、拓宽消费场景等方面与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努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种业振兴和特色水稻品种产业化贡献科技力量。

据介绍,“中作绿米1号”“中作香糯1号”均是由作科所以野生稻种质资源为亲本自主选育而成。其中,“中作绿米1号”作为绿色种皮珍稀特色水稻品种,成熟后种皮仍然保持绿色,籽粒深绿且饱满圆润,不仅具有其它有色稻米类似的花青素等营养物质,还拥有完整的叶绿体结构,该品种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分别达到普通大米的1.8倍、3.7倍和1.4倍,且硒、锌、锰、铜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均为普通大米的1.5倍以上;“中作香糯1号”为浓香型糯稻新品种,米粒大而饱满,糯性好,香味浓,米质优,蒸煮时香味浓郁,蒸煮后晶莹剔透,适合产业化精深加工和高端米制品开发。

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两个水稻特色品种的推广策略、产业化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山东恒晟种业有限公司、作科所成果转化处、品种选育团队代表等共同见证签约。

3cdd8c6d08aeb50b4794dc518603cb0.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