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推进会
4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安徽农业大学承办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推进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梳理总结前期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艾伟平,安徽农大校长操海群、作科所副所长郭刚刚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主持。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精准鉴定摆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首要位置。只有做好资源鉴定评价和高效利用,才能为种业振兴提供资源保障。要系统梳理总结,全面推进精准鉴定工作,通过遴选精准鉴定平台,实现鉴定工作的规模化开展,围绕产业实际需求,适时启动新一批作物的精准鉴定。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部省联动机制,形成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一盘棋格局,推进精准鉴定工作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种质资源是种业振兴的“起跳石”,在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种质资源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精准鉴定上来。着力完善优异种质的评判原则、具体标准,评估其可利用性,让优异种质切实解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关注育种和生产实际,根据需求及时调整精准鉴定方向和任务,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与育种家、种业企业深度对接,提供定向服务,推动优异种质在育种和产业领域中的应用。
会议还强调,作科所作为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牵头单位,要在种业司领导下,牵头标准统一、强化资源统筹,紧扣地方实际需求,协助构建部省协同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
会上,相关领域专家围绕种质资源非生物逆境抗性鉴定技术、种质资源生物逆境抗性鉴定技术和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数据信息系统使用等内容作专题报告。
各省(市、区)农业农村厅(局、委)种业管理处分管负责同志、安徽农业大学及全国种质资源工作者24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