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一)---黄淮及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导语】今年7月以来,冬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玉米、水稻等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成熟期接近常年或略早,大部分地区可以适期播种,但西北部分地区降雨偏少,表墒不足;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种子质量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据气象部门预测,全国秋冬季气温总体偏高,华西秋雨南多北少,对秋播不利,而且在入冬时可能出现极端低温,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安全越冬极为不利。为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全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2016-2017年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供广大农民朋友们进行参考。
1、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关常。小麦是我们国家三大主粮之一,它的安全种植关系到众多粮农的收入以及我们国家的粮食供给,根据今年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秋冬两季的气候对于小麦生长较为不利,因此,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赵广才研究员,来给我们指导一下今年小麦秋冬种的种植技术。赵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赵老师,今年的气候对于小麦的秋冬种植并不友好,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粮农朋友对小麦生产有着更好的管理技术。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不同的种植地区由于环境的不同,对种植管理的要求也不太一样。赵老师,您能分区域给我们指导一下今年小麦的秋冬种植技术吗?
专家:好的,我先来说一下黄淮及北部冬麦区。这个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产区。本区生产条件较好,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种植制度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小麦10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至6月上中旬收获。
3、主持人:那您觉得在黄淮及北部的冬小麦种植区中,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呢?
专家:这个区域里面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病害方面的话,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为害较重。
4、主持人:赵老师,那针对黄淮及北部地区这些不利于小麦生产的各种因素,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专家:首先是要注意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准备阶段中,我们都要考虑到品种选用、种子处理、秸秆还田、深耕(深松)耙压、浇水造墒以及施用基肥这些方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些播前准备事项的工作要求。
首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品种选用。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选用适宜品种。
一是因天选种。根据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严禁跨区种植和选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北部冬麦区严格选用冬性品种,黄淮冬麦区选用冬性半冬性品种。
二是因地选种。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缺水地区选用耐旱节水稳产品种。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耐肥品种。
三是因制选种。麦棉套种要求小麦品种适宜晚播、早熟,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5、主持人:在选择种子品种的时候,除了要顾及到气候条件、肥水条件和小麦套种的这些因素之外,我们还应该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专家:除了上面三点之外,第四点是因灾选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五是因病选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降水偏多、渍涝严重的地区宜选用耐湿、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
六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提高更换新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扩繁工作,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质量。
6、主持人:种子的良好选择是保证小麦生产的基础,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赵老师,等到我们选好了品种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对种子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呢?
专家:首先要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用现拌,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
7、主持人:赵老师,在黄淮及北部地区,玉米与小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轮作方式,因此在种植小麦之前,农民朋友们一般都要进行秸秆还田,另外还要及时进行深耕(深松)耙压。在进行这两项操作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技术要求吗?
专家: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不超过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将已粉碎的秸秆耕翻入地下,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要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果墒情适宜要及时耙压。
在进行深耕(深松)耙压时,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再旋耕耙压,以破碎坷垃,沉实土壤,利于根系下扎,防止透风跑墒,保苗安全越冬。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1年深耕或深松,2~3年内旋耕整地。
8、主持人:欢迎回来,大家好。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技术指导意见”,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赵广才老师,赵老师刚才给我们介绍了黄淮及北部冬小麦产区在今年秋冬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种子选择、种子的处理、玉米的秸秆还田、深耕(深松)耙压等方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听赵老师介绍。
除了上面介绍过的这些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之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要施用基肥,赵老师,在施用基肥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专家:施用基肥的时候要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注意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亩产200~300公斤的低产田每亩施纯氮(N)6~10公斤、磷(P2O5)3~5公斤、钾(K2O)2~4公斤,氮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300~400公斤的中产田每亩施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400~500公斤高产田每亩施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亩产500公斤以上超高产田每亩施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9、主持人:好的,赵老师,现在关于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大概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到播种环节了,我们一般如何确定一个好的播种日期呢?
专家: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同时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10、主持人:除了确定一个好的播种日期之外,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也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是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赵老师,在确定播量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样的原则呢?
专家: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点:一是品种特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二是播种时期,播种早的播量适当较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0~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5~25万,黄淮南片15~18万。播种时日均温低于15℃以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11、主持人:好的,希望我们广大粮农朋友能够做好播量的确定工作,确保播种工作万无一失。赵老师,冬小麦最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就在于它的越冬管理,针对黄淮及北部地区冬小麦的越冬管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专家:这个地区冬小麦的越冬管理主要要注意三个方面,分别是浇越冬水、化学除草和防治病虫。
浇越冬水主要是针对缺墒的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上大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对于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对于没有浇水条件的麦田,在每次降雨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12、主持人:除了浇越冬水之外,近年来禾本科恶性杂草有逐渐发展趋势,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化学除草,赵老师,冬小麦的化学除草是怎么操作的呢?
专家:冬小麦的化学除草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时进行。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节节麦、雀麦,每亩用3%世玛30克或3.6%阔世玛20克,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每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0~1.8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20%使它隆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碱茅、硬草,在小麦出苗后每亩用25%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00~400克,加水20公斤喷雾。
13、主持人:关于浇越冬水和化学除草这两方面的操作方法您都已经介绍过了,那么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防治病虫又应该怎么进行呢?
专家:对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750公斤,顺垄浇灌;或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对水10倍,拌细土40~50公斤,结合锄地施入土中。麦黑潜叶蝇发生严重麦田,每亩用40%氧化乐果80毫升,加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或用1%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喷雾,兼治小麦蚜虫和红蜘蛛。防治小麦纹枯病,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施。小麦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田块,每亩用5%线敌颗粒剂3.7公斤,在苗期顺垄撒施,并及时浇水,提高防效。
14、主持人:欢迎回来,大家好。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赵广才老师,赵老师刚才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黄淮及北部地区小麦秋冬种的技术指导,包括施用基肥、确定播期播量、播后镇压和小麦的越冬管理技术,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听赵老师介绍。
赵老师,关于黄淮及北部地区小麦秋冬种植的技术您已经给我们介绍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您再给我们介绍下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小麦种植技术吧。
专家:好的,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以及河南信阳市,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本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地势低平,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有机质含量1%左右。种植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初收获。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渍害和高温逼熟,穗发芽时有发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为害较重。
15、主持人:赵老师,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我们一般怎么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呢?
专家:一般选用高产、优质及抗湿、抗倒、抗病(主要是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性强的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南部选用春性品种,北部选用半冬性品种。
选好种子之后,要用2%戊唑醇悬浮剂,每10公斤种子用药15~20克,加水0.5公斤拌种,可兼治纹枯病、全蚀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适期早播小麦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制剂拌种或浸种,可以起到矮化增蘖、控旺促壮的作用,以1克15%多效唑粉剂拌1公斤麦种或100~15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浸种为宜,拌种时要注意拌匀,防止局部药量过大,影响麦苗生长。
16、主持人:赵老师,在小麦播种前我们一般都要施用基肥,那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都怎么施用基肥的呢?
专家:弱筋小麦一般亩施纯氮(N)12~14公斤,基肥:壮蘖肥(主茎3~4叶期施用):拔节肥(倒3叶施用)比例为7:1:2。中筋小麦一般亩施纯氮(N)14~16公斤,大面积生产中,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拔节肥比例为5:1:4,高产田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主茎3~4叶期施用):拔节肥(倒3叶施用):孕穗肥(剑叶抽出一半施用)比例为5:1:2:2。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中筋、弱筋小麦氮磷钾配比为1:(0.4~0.6):(0.4~0.6),磷钾以基肥:拔节肥5:5为宜。一般基肥可用尿素(含N 46%)5~10公斤、45%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15~25公斤。
17:主持人:施用完基肥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播种工作了,赵老师,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我们怎么确定播期和播量呢?
专家:为保证麦苗在越冬始期形成适龄壮苗(主茎5~6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5条),播种至越冬始期需要0℃以上积温500~550℃,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适期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12~16万。迟于播种适期的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一天增加0.5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
18、主持人:赵老师,在进行完播种之后,我们还要进行什么操作来确保冬小麦的安全生产吗?
专家:在播种后要选择合适时机用机械开沟,每2.5~3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沟深25~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3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沟深35~40厘米。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深40~50厘米。要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注意均匀抛撒沟泥,覆盖麦垄,减少露籽,防冻保苗。
19、主持人:好的,播种环节完成之后,就到了冬小麦最重要的越冬管理时期了,赵老师,长江中下游的冬麦区在越冬管理的时候一般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专家:首先要注意早补苗肥。基本苗偏少、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2叶期应及时补施苗肥。主茎总叶片数为11叶及以下的麦田,如基肥及苗肥均不足,在主茎3~4叶期施用壮蘖肥。在冬前及越冬期间施用泥、杂肥培土壅根,保暖防冻,培肥土壤。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转化苗情。
另外要注意防湿抗旱。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排灌水系,防止湿害。播后如墒情不适,应灌齐苗水,促进及时出苗,注意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烂芽、闷芽。如在越冬前发生干旱,及时灌好越冬水。冬灌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在底墒不足或秋冬季干旱、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0%时冬灌,注意瘦地弱苗早灌,肥地旺苗迟灌。冬灌一般在日均温3~4℃时进行。灌水过早,气温高,地面蒸发量大,降低了冬灌蓄墒保温作用,同时易造成麦苗旺长,产生冻害;冬灌过晚,土壤冻结,难下渗,地面结冰,易死苗。冬灌宜采用沟灌窨水等方法,做到田间不积水,以免土壤板结,切忌大水漫灌,冲刷表土。
20、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期的节目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再次感谢赵老师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