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农民日报]技术管用,田间课堂越来越火

[农民日报]技术管用,田间课堂越来越火

  一大早,来自开鲁、奈曼、扎旗等8个旗县区的玉米种植大户陆续到达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汇民聚丰合作社的地头,听说北京的老师来培训,来了有近400人。“这个田间课堂可是越来越火了。”玉米种植户感叹:“我都来这儿听了4回课了,老师咋说咱回去咋干,这里讲的技术就是管用。”

  通辽市位于黄金玉米带,全市2000多万亩耕地,90%以上都种植了玉米。但是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生产方式,田间管理粗放、产量提升困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2018年开始在通辽科尔沁区试验示范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在常规水肥投入条件下,2020年实收测产最高亩产达1234.88公斤,千亩示范田机械粒收实收亩产超1000公斤。今年以来,团队在通辽全市开展大规模田间课堂13次,培训规模化种植户2100余人次。

  团队研究员李少昆及其他成员一到地头,就被人群围了起来,当地工作人员赶紧维持秩序,“先让老师讲这次的培训内容,再回答你们的问题。”

  “我们推广的这项技术,目标是要达到高产高效,技术途径是合理密植,具体的操作是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实现机械籽粒收获,全场不落地……”和以往一样,李少昆带领学员,在地里的各个不同的试验处理前一边讲解,一边回复学员问题。正在地里调查数据的团队研究生们也被学员们围住开展技术咨询。

  汇民聚丰合作社的负责人马忠臣介绍,来的不仅有玉米种植户,还有当地农业生产公司组织的员工。据了解,通辽全市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应用面积2022年将推广至100万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