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拉近农业科技与公众的距离——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科普基地首次对公众开放
基地里的新品种玉米吸引了小观众的目光。
“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莎。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回家。同学们,你们猜猜这首诗里说的是什么作物啊?”解说员赵凯楠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踊跃抢答,“荞麦!是荞麦!”眼前热闹的一幕让现场不少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纷纷鼓起掌来。
前不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普基地首次对公众开放,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普通市民和外国友人的参与。此次科普活动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细胞学会联合举办。
作科所所长刘春明介绍说,“位于北京市北三环的这块试验地,在过去60多年里为几代作科所专家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核心支撑,在解决作物科学关键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活动既是响应全国科普日的号召,向社会公众传递作物科技知识,也是拓展基地功能的一次尝试,让公众更多了解和理解农业科研工作。”
据介绍,新开辟的科普基地是作科所院部试验基地的一部分,占地3.6亩,共设置88个小区,展示的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黑麦、豆类、谷子、高粱、黍稷、籽粒苋等14种作物、78个品种。其中,作科所科学家选育而成的“中单909”玉米、“中黄13”大豆、“京粳2号”水稻和“中谷2号”谷子等优良品种,以及我国传统地方品种和优异资源都得到了呈现。
除了优良品种,作科所科普基地还向公众展示了一批先进的栽培技术,如小麦立体匀播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玉米降秆增产技术等。
“这个小区的玉米,大家看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个子’比较矮是不是?这是由于施用了一种叫做‘吨田宝’的生长调控剂。它可以降低玉米杆的高度,起到抗倒伏的作用,同时产量还有明显增加。同学们看,旁边这个小区的玉米采用的是合理密植栽培技术,通过宽窄不同的株间距,让玉米都能尽可能多地吸收阳光和养分,亩产最高可以超过3000斤!”听了讲解,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哇”的惊叹。
刘春明告诉记者,这些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都是作科所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60多年里,作科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在实验室和试验田的创新研究,为我国培育出了大量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研究出多项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培育了大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为我国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自人大附中的带队教师陈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一看到科普基地开放的公告,就赶紧预约时间组织学生过来。这样的课外实践能够让学生们更多了解书本以外鲜活的知识,走进农业科技的奇妙世界,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习惯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据介绍,老师还要求同学们在参观结束后,画一株科普基地里的作物,并向其他人展示和介绍,锻炼学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此次作科所科普基地开放活动,也让农业科技人才获得了新的思考。讲解员赵凯楠是作科所的硕士研究生,在面对不同年龄层和知识背景的参观人群时,他“变着花样”地讲解作物相关知识和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互动效果。赵凯楠的导师、作科所研究员赵广才介绍说,“科普基地开放不仅拉近了农业科技和公众的距离,也拉近了科技工作者和公众间的距离,让研究生们来讲解,不仅可以巩固学科知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传递科学知识的乐趣,把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传递出来,也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