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传媒扫描» 改革增活力 种业创新局

改革增活力 种业创新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论断。他提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近年来,我国民族种业创新发展,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但依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不明显等问题。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才能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不断开创现代种业发展的新局面。

自主选育品种占主导

“做育种的人,年年希望年年盼,一直感觉有更好的品种等待被挖掘,有更好的希望在激励着我们前进。有期望在,就没有尽头,就有一直尝试下去的欲望。”说这句话的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

在过去的30年间,黄长玲把玉米育种作为事业。他主持选育的玉米审定品种19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500万亩,为国家增产粮食20亿公斤。“企业盈利、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好品种为国家带来了粮食增产效益。”黄长玲欣慰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着重托与期待,我国民族种业创新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晓玲在今年10月农业部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八大以来,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品种研发机制、改革品种管理制度,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主导地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水稻、小麦、大豆的种子全部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另以棉花为例。我国上个世纪从跨国种业公司引进了转基因棉花,曾经国外品种几乎垄断了国内的转基因棉花市场。随着国内市场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现在中国自主选育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市场份额占到了95%以上,国外品种已经不到5%。

除转基因棉花外,棉花的杂交育种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棉花品种“中棉所49”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严根土领衔的科研团队选育,其在全国棉花总面积的比重由2.1%增加到15.5%,对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016年11月,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致函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请求中国政府援助500吨“中棉所44”棉花种子。“中棉所44”正是通过严根土项目组创建的育种策略和方法育成的。他告诉记者,这一品种比当地品种增产50%以上,且通过了该国国家审定,目前已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棉花由“叩国门”到“走出去”的转变,是我国种业创新和自主选育品种能力提高的体现。此外,除了五大主要农作物,吴晓玲介绍,我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3.3亿亩,目前自主选育的蔬菜品种已经占到了87%。五年前,国外蔬菜品种市场份额占到20%左右,现在已经下降到13%。

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

不过,在民族种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仍承受着发达国家种业日渐加大的压力,民族种业竞争力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国内品种选育技术手段和模式与国际上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跨国种业的育种科技已经全面进入“分子时代”,我国大多还处在传统育种阶段;国外育种模式已经是“工厂化”运行,批量定向培育新品种,我国还是“课题组”“小作坊”生产。

黄长玲表示,当前国外由传统的常规育种为主转变为常规和生物技术为主的现代育种体系,国外玉米品种选育以企业为主体,自主研发新品种,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模式;而国内育种技术和品种创新与跨国种业集团相比有差距,新品种选育存在种质创新不足、育种材料基因背景狭窄、原创性优异种质缺乏、突破性品种缺乏等问题。

科研生产两张皮是种业创新发展的痼疾。“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育种队伍,种业科技的人才、设备、种质资源和科研经费投入大多集中在科研教学单位,成果水平和数量已经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这些成果不少却在发过论文、评完职称后束之高阁,被称作‘铁皮柜里的成果’。”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在他看来,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跟我国种业科研管理体制、激励约束机制、资金投入方向、评价导向、协作机制等密切相关。此外,育成的新品种多、乱、杂,同质化严重,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是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在品种的选育、审定方面一直以产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这种做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三多三少’问题。”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表示,“三多三少”即高产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粮食作物品种多、经济作物品种少,资源消耗型品种多、绿色节约型品种少。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的战略口号之一是‘粮食和营养安全’,而不仅仅是之前的‘粮食安全’,营养观念逐渐树立起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李建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从2002年开始,他领衔的团队便关注玉米重要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针对油份、维生素E、维生素A原3个目标性状进行优良基因发掘,并应用于玉米育种。

“未来十年,我希望基础研究力度更大一些,应用研究也更多一些,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并向种子企业转移,带动种业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李建生说。

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种业体制机制活力。张延秋表示,农业部推动了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将成果权益更多赋予科研人员,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农业部和江苏省种业权益改革试点单位。“紧密围绕我院科研事业发展和院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目标,不断深化与种业企业的合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沈建新表示,包括与种业企业建立合作新模式,共建品种申报平台;前期合作育种、合作申报品种权,后期品种权益分享;科技人员到种业企业兼职兼薪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江苏省种业基金联合成立种业研究院,初步构建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研究所为支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与种业企业合作形成科企联动、项目带动、合理分工、利益共享的全面合作关系。

“以创新种业人才发展机制和深化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种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权益分享,着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推进种业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周云龙表示。

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构建了政产学研结合的育种体系。作为小麦、玉米、大豆联合攻关的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春明表示,良种联合攻关以解决生产需求为导向,确立了工作方向。

“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出品种、出好品种,加快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种业科技制高点的要求。”刘春明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四大作物中,玉米将机收籽粒品种为攻关重点目标,大豆将以高产高蛋白品种为目标,小麦初步将选育抗赤霉病品种作为重点,水稻将轻简高效优质安全品种选育作为主攻方向。

作科所初步构建了品种定向改良、分子检测平台,发掘出抗病、耐旱、节肥、抗倒优异资源1000多份,培育出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亩产超400公斤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探索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攻关专家委员会为指导、联合体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联合育种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产业牵引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多元投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种业科研新机制。

“今后将继续在现有品种水平基础上,培育一批节水5%、节肥10%、节药15%以上的‘绿色’新品种和优质专用、适宜机械化的突破性新品种,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创新和联合攻关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快速提升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刘春明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