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建,于2022年11月获批建设。实验室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面向生物育种科技前沿,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为促进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学者,与实验室研究团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实验室技术平台资源,开展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工作。
一、资助方向
方向一: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创新农作物表型智能鉴定技术,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发掘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资源,阐明优异种质形成与演变规律。
方向二:作物基因资源挖掘工具与技术研发:开发表型组、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新算法和工具,研发基因资源高效挖掘新技术,提升挖掘效率和通量。
方向三:作物优异基因资源高效挖掘:挖掘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养分高效等重要性状基因,解析基因调控网络,挖掘优异基因资源。
方向四:作物新基因资源设计与创制:利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设计与创制高产、优质、多抗、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基因资源,支撑新品种培育。
方向五:作物重大品种培育与应用:构建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培育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突破性作物新品种,推动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确保种源安全。
二、申请须知
1. 申请人须为本实验室以外的科研人员,且与本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参与人须包含固定人员。
2. 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条件的申请者需两名正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
3. 选题方向须对应上述5个资助方向,并在申请书中注明,未按要求注明的申请项目将不予受理。
4. 每项课题经费额度不超过10万元/项,资助年限原则上为1年,具体实施周期在立项时明确。
5.开放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Breeding)。
6. 开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归实验室及申请人共同所有。
7. 外籍优秀学者申请开放课题,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优先考虑:
(1)与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已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2)拟与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共同申请国际合作项目;
(3)在本研究领域已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申请与受理
1. 申请人可自行与依托单位合作专家进行沟通,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共同填写《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附件),形式审查不通过者不予受理。
2. 申请人所在单位须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并签署审核意见。
3. 依托单位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开放课题进行评议后择优资助。
4. 申请人在收到批准资助通知后,双方签订课题任务书,并开展研究工作。
四、截止日期与要求
2025年度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以邮件收到时间为准)。请邮寄签字盖章版申请书至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重大工程楼科研处(双面打印、简单装订、一式3份),同时发送电子版本(PDF扫描件和word版本)至cgrb@caas.cn(文件命名方式:开放课题-申报单位-姓名-题目)。
欢迎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踊跃申请!
联系人:王老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重大工程楼科研处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