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种质定向诱变技术”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
11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种质定向诱变技术”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专项”管理团队,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教授,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研究员、任玉龙研究员,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研究员、作科所马有志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研究员主持。
种质资源专项管理团队对项目执行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提高和扩大项目研究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二要提前凝练亮点和标志性成果,促使项目高质量完成;三要严格落实绩效评价要求和项目管理规定,保障项目任务目标高标准完成。
万建民院士对项目实施以来的总体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项目全体成员要围绕三方面协作攻关,一是要强化科学问题解析,进一步明确高效诱变的特征机制;二是要重视解决产业问题,根据不同作物产业需求,定向创制重大突破性新种质;三是要解放思想创新技术,加强与现代生物技术融合发展,实现诱变技术的新突破。
项目、课题和任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以来的研究进展亮点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研讨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项目咨询专家对项目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结合每个课题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下一步项目和课题将分别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改进实施方案,提高任务执行的聚焦度和影响力。
据悉,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初步建立了主要农作物高能重离子高效诱变育种新技术,开展了重要等位变异高通量靶向筛选、重要性状定向筛选等技术体系研发,构建了外显子组或基因组突变体库,创制了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突变新材料和亲本。其中利用定向诱变技术选育的低镉积累水稻优异突变体和组合已经进入区试或种子生产环节,为保障我国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新种质。
项目主持人郭会君研究员及课题负责人及执行骨干等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