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科所“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作科所“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8月30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所属的“小麦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和“玉米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项目联合启动会。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聂善明副主任,农业部科教司连庆副处长、中国农科院科技局熊明民副局长,作科所刘春明所长,项目咨询专家组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作科所赵明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以及项目研究人员90余人出席了会议。启动会由作科所李新海副所长主持。

  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院科技局领导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就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要求两个项目要坚持以产业发展和热点需求为导向,在粮食主产区和典型生态区开展研究,加强项目间、课题间、学科间和部门间的协同创新,形成重大成果,解决我国粮食丰产增效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为“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作表率。刘春明所长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项目的管理实施提了详细要求,希望项目组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设计实施方案,坚持“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联合攻关模式,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和决策建议,并表示依托单位将积极为项目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保证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小麦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项目首席景蕊莲研究员和“玉米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项目首席谢瑞芝副研究员分别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对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给予了一致认可,并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的建设性意见。专家组就气候变化规律和影响评估的定量化及两大作物生产系统响应与适应的机理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强调项目研究要突出重点、凝聚力量,集中攻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适应性栽培途径,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各项任务。两个项目根据专家意见对每个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修改。

  据悉,“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包括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大块内容。小麦、玉米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适应性栽培途径项目均属于基础研究部分,旨在以我国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面向粮食主产区,针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气候资源改变,量化评估气候变化对两大作物生产系统影响建立精准、科学的评价方法,探明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栽培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向,并为我国构建应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丰产增效生产系统提供决策建议、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两个项目于2017年7月正式批准立项,执行期4年。

  DSC04427.jpg

  DSC04416.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