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物科学所召开小麦科学研究联席会议

作物科学所召开小麦科学研究联席会议

        2008年9月8日,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开了小麦研究联席会议,会议汇报、交流和讨论了近年小麦考察、基地建设、研究内容、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等总体情况,分析了小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下步工作计划。

        作物科学所自2003年以来,把原来涉及小麦研究的24个课题组调整为现在的麦类种质资源、小麦生物技术、小麦基因资源、小麦优质育种、小麦诱变育种、小麦超高产育种、小麦育种技术和小麦栽培8个课题组,定位和分工是明确的。经过引进、培养和调整,目前从事小麦研究工作的研究员有26人,博士生导师23人,研究力量在国内首屈一指。小麦科研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农业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科研经费比较充足。小麦科学研究总体情况进展良好,尤其在麦类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和转基因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小麦品质改良和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论选987、中麦17和中麦9号等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受到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种子公司和农户的好评。

        万建民所长分析了当前小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所小麦育种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缺乏统筹规划,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重大新品种培育方面,本所育成的品种和新材料与黄淮海主产区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二是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结合不够紧密;三是本所有经验的育种家、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少,有的专家兼职和社会活动太多,不能专心投入小麦育种研究;四是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结合不够,育种技术落后,育种效率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课题组内部还是两张皮,创新性不强;五是育种基地(点)过多,育种规模小,包括选育群体偏小、株系偏少等;六是小麦栽培技术水平较差,新品种的命名与推广工作有待改进等。

        会议提出下步工作计划:结合本所近、中和长期规划,进一步凝练小麦的研究方向、内容和目标,尤其是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选择、转基因和分子设计育种相结合上要加大投入和支持;进一步优化课题组,并引进优秀育种人才;加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结合国家重大项目,调整科研力量,统一布局出大成果,彻底改变本所小麦育种研究现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庄巧生和董玉琛院士、所领导、小麦研究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30余人。(综合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