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战疫情克时艰,谷子南繁结硕果

战疫情克时艰,谷子南繁结硕果

作科所疫情期间谷子南繁纪实

  冬季在海南进行南繁加代对农作物遗传育种极为重要,这项工作不仅仅可以加速育种进程,而南繁期间的特殊气候条件更为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病害抗性性状提供了特殊鉴定环境。谷子在海南不同基因型分离清楚,抗病与感病差别清晰,可以说,海南是个性状鉴定的宝地。作科所种质资源中心谷子基因资源创新研究小组已连续进行了17年南繁工作,加上新冠病毒爆发,2020年春天对于南繁一线的专家更是一个不平凡的南繁季。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作科所杂粮作物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刁现民研究员和团队成员智慧研究员率领的谷子南繁组,克服了疫情造成的种种困难,变被动为主动,超常完成了南繁任务,在对谷子遗传、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多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0年1月下旬新冠疫情爆发,此时智慧研究员正带领南繁组成员和聘用人员进行杂交组合的配制和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单穗套袋,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本来打算完成这部分工作后安排部分南繁人员回家过年,但疫情的发生导致一方面无法再雇佣工人帮忙做田间杂活儿,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人员流动将受到限制,基于这一情况南繁组改变计划,给准备回家过年的工作人员做工作,最终大家都留在了海南。不能雇工就亲自下田,连同除草打药等粗活儿也自己干,时间不够就早起晚归。在不育材料选育单穗套袋的关键时期,刁现民研究员和智慧研究员身先士卒,率领南繁小组,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到田间开始工作,下午6点半才结束田间工作,每天在田间工作近11个小时,连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在田间工作,更不必说周末和其他假期时间。疫情期间基地附近封村封路,给交通造成了极大不便,大家就绕小路到试验田,没有因为疫情耽误试验的进展。

  刁现民研究员率领南繁小组,白天在田间套袋、调查、取样、拍照记录等,晚上进行数据测量、拍照和梳理,将住所变成了实验室和考种室,工作到深夜,使得今年的南繁工作发挥出了扩大效益,特别是完成了217个品种谷瘟病感病情况的系统调查,并对每个品种一个单株全部叶片粘贴拍照,用图片记录了这些品种的发病情况等级,为谷瘟病抗病育种、抗病基因克隆和优异抗病单倍型发掘提供了材料基础。

  

  谷子南繁历年都是在海南收获穗子和植株,回到内地脱粒考种,再安排下一季试验。疫情发生后如果还按照常年那样就会耽误2020年的试验工作。刁现民研究员和智慧研究员马上调整工作方案,决定海南收获后就地开始考种,于是3月中旬收获结束后,南繁组没有休息,直接开始考种和脱粒工作,从3月13日开始,写种子袋、脱粒、记录考种数据,白天和晚上全天候工作,连续20天不停,直到完成所有考种工作。

  刁现民首席率领谷子基因资源南繁小组,在疫情期间完成了谷子三个RIL群体1736份材料1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获得了连锁分析的近十万个数据;在杂交组合配制方面,完成优质亲本的杂交组合和回交组合371个;在F1鉴定和农艺性状综合评判方面,完成了297份育种F1和155份基础研究F1的鉴定;完成F2分离群体取样53份,包括穗发育突变体、株高QTL、谷瘟病抗性等多个方面,为谷子功能基因发掘奠定了材料基础; 在谷子雄性不育系选育方面完成了3亩地的962份材料近10万个单株的单穗套袋,以及育性和农艺性状鉴定,可望在品质优良不育系选育上有新突破;在新品种培育和恢复系选育方面,完成了1798份中高代育种材料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并决选出9份农艺和品质均优的材料进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可望实现谷子夏谷型品质育种新的突破。

  

  疫情期间,按照所党委的安排,2020年2月14日成立作科所海南南繁临时党支部,刁现民研究员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率领支部成员向广大南繁的党员和群众发出了《作科所南繁工作倡议书》,对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搞好南繁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组织了3次海南党员会议,学习党中央、农业农村部、农科院和作科所的防疫精神,落实工作安排;积极向所相关领导反映海南南繁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南繁人员争取防疫物资,协调防疫和南繁工作的关系,既保证了防疫,也使南繁工作任务得到很好地完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