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作科所组织2023年全国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展示与共享

作科所组织2023年全国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展示与共享

2023年10月18-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办的“2023年全国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展示与学术交流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作科所科研管理处处长郑军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和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现场展示,为从事水稻种质资源、育种和种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平台。

现场展示了近多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作科所牵头组织全国多家科研优势单位,经精准鉴定发掘的优异种质345份;具有异地适应性强、高产、优质、抗病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褐飞虱)、抗逆(旱、热、盐)、耐直播、耐低氮、抗穗发芽、镉低积累等优异特性。根据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展示目录,与会代表在现场认真观察田间水稻长势情况,核对相关性状,并根据各稻区育种目标需求,现场递交各自需要的水稻种质资源索取申请单,会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将于2024年1月份统一将这些资源邮寄给各用种单位。会上,作科所韩龙植研究员、辛霞研究员、夏兰琴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自超教授、福建农科院水稻所张建福研究员等5位专家分别就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作物种质库工作进展、基因编辑技术、抗旱新基因发掘、水稻育种等内容做了学术报告。

作科所科研处郑军处长表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科所将进一步积极开展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搭建种质资源开放协作与共享应用平台,为攻破我国水稻育种“卡脖子”瓶颈和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优异种质和基因支撑。

谢华安院士指出,目前滇黔等边缘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仍在生产上种植的地方稻种是极其宝贵的资源,蕴藏着丰富的优异基因,应加强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要充分利用当前新型生物技术,深入挖掘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和新基因,并应用于育种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水稻育种和种业的快速发展。

据介绍,多年来作科所组织全国水稻种质资源优势研究单位,联合开展水稻种质资源研究工作,建立了水稻遗传多样性保护、精准鉴定、种质创制等技术体系;2000年以来收集并编目入库水稻种质资源2.37万份,大大提升国家种质库水稻资源保存数量与质量,水稻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到了9.27万份。

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5个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从事水稻资源、育种和种业的160余名代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