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北京启动
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实施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于7月13日在北京召开启动会。来自13个省(市、区)的农业厅主管领导、农科院主管领导和28个省(市、区)种子管理机构主管领导以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财政部农村社会司农业一处处长吕书奇出席启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主持。
唐华俊在致辞中强调了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重大意义,并着重指出,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种质资源的占有量,作物种质资源越丰富,生物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强。他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作物科学研究所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所将组成精干队伍,积极参与各省(市、区)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高水平完成农业部交办的这项任务。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刘旭院士介绍了我国前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情况,阐述了开展第三次普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本次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策略。
余欣荣在总结时指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尤其是一些特有资源消失风险加剧,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促进我国农作物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针对此次行动,余欣荣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行动领导小组,相关省(区、市)农业厅要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做好本辖区内行动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工作。二要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各农业科研院所、各省种子管理机构、各县农业局等相关单位要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协同推进。三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在制定考察与收集行动技术路线、开展技术培训、评价项目实施等方面把好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要加强项目管理与工作督导,确保行动稳步推进、顺利实施。五要加强科普宣传与舆论引导,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意识,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余欣荣强调,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庞大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普查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各地、各相关单位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此次行动的时代特征,切实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
今年2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了今后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行动计划。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是实施该《规划》的第一大行动,通过对全国2200个农业县进行普查与征集,以及对其中650个种质资源丰富的县进行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预计征集和收集10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后编目入库保存种质资源7万份。这次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启动实施,将有效保护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种质资源,也将为作物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材料和信息支撑。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财务司副司长郭红宇、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云龙、科教司副处长曹子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副局长李新海等领导也出席了本次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