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新闻» 作科所举办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现场观摩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座谈会

作科所举办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现场观摩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座谈会

    5月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与产业竞争力提升座谈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行。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新乡市副市长李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振东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院士、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文、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处处长马志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处处长吕修涛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活动。座谈会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主持。

    DSC_3574_副本.jpg

    此次活动展示了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项目组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粮食企业订单收购两种生产组织模式所提供的7项支撑技术,包括节水优质小麦新品种、小麦规范化精量播种技术、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技术、小麦测土配方减量施用技术、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小麦品质分析与监控技术,为指导示范点小麦生产发展提供了“接地气”的实用技术模式。其中集成创新的“黄淮海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小麦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已被农业部发布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全国小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项目节水效果好,平均每亩减少浇水1次、节水40立方,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两个示范点。在凤泉区大块镇,根据扶持家庭农场、带动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针对新品种种子繁育的生产目标,集成小麦测墒补灌节水、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小麦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利用“三兴”家庭农场的1000亩“郑麦7698”种子田,带动“绿叶”农民合作社的12000亩小麦实现良种良法,增产增收。在辉县冀屯镇,通过“五丰”粮食合作社与周边农户签订了30000亩“新麦26”小麦优质优价收购合同,根据强筋小麦的营养需求,集成了节水优质小麦新品种、规范化精量播种、测墒补灌节水、测土配方减量施用(包括氮肥后移)等优质小麦生产技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2016年小麦回收价格高于市场价0.4元/公斤,仅此1项带动该镇农户增收128万元。

    DSC_3512_副本.jpg

    作科所所长刘春明表示,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了“科研单位+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平台,发挥科研结构、地方政府、企业结合的整体优势,形成了强大的集群攻关突破能力,将小麦技术集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工作,是作科所履行国家队职责使命,更好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体现,研究所会一如既往的重视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项目,在经费、人才、平台等各个环节支撑到位。

    与会领导、专家听取了作科所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肖世和研究员的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项目组根据新型生产组织的实际需要集成最新生产技术的做法与成效,这不仅提高了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强化了小麦生产的技术含量,还有助于农户稳产增收,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同时,与会人员针对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技术集成化、产品优质化等意见建议。

    DSC_3615_副本.jpg

    陈萌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小麦在我国粮食安全当中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两个口粮品种之一。国家提出“口粮绝对自给,粮食基本平衡”的国策中,要求小麦生产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需要。他表示,“在现场会看到小麦生产的快速发展,给了我们许多惊喜,坚定了我们依靠科技,保证小麦产业稳定发展的信心”。他提到小麦科技进步的三个表现,一是高产品种不断的推出,如“中麦895”、“郑麦7698”,为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节水品种和节水栽培技术,表现出了很好的推广前景,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新麦26”和蓄水灌溉、测墒补灌技术,每亩节水在40方以上。三是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节省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稳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DSC_3729_副本_副本.jpg

    陈萌山强调,提高小麦产业竞争力,要解决好高产、优质、高效、抗病、节水五个突出问题。他要求,一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确保小麦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小麦品种来自于常规育种,有别于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育种,必须坚持国家投入为主体,国家的各级科研院校的科研与政府推广体系和公司推广体系相结合。二要加大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要形成全国小麦科研的航空母舰,建立高产高效技术的模式。把建立赤霉病协同攻关,作为明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优先支持的任务,组织强大的攻关和协作,努力在一段时间突破赤霉病综合防治问题。同时,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争取国家重点科研计划支持。三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小麦的国家财政扶持政策,目前面临一个瓶颈调整和选择,今后重点要加强各项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增加小麦的科技研发投入,创立小麦的节水补贴,主产区的生态修复补贴,保险补贴,新增的补贴要切实向新型的经营主体倾斜。四要研究推进国家优质小麦布局区域规划的持续实施,形成小麦的品质区域化种植,满足加工业需求,促进优质优价。

    最后,针对下一步的工作,陈萌山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提升小麦模式研究示范工作,履行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的职责使命,面向产业做好集成,做好推广,作好服务。要对现有工作认真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提升推广效果。十三五期间,模式研究工作要持续纳入创新工程,确保经费支持到位,制度保障到位,人才支撑到位。在研究所和创新工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模式研究要提高分值,引导和加强相关工作的落实,各级领导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要沟通信息,重要的节点要加强考核,加强交流,提高工作的效率,特别是做好示范。在做好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产业发展问题,关注相关产业政策问题,及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意见。

    DSC_3422_副本.jpg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农业部、河南省、新乡市的领导,以及中国农科院办公室、成果转化局、科技局、灌溉所、植保所、加工所、区划所、农机化所、中国农科院新乡基地管委会,以及河南省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新乡市农业局、凤泉区、辉县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党委书记孙好勤、副所长李新海,作科所小麦相关创新小组专家也参加了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