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新闻» 作科所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机构调整和干部选任

作科所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机构调整和干部选任

    2016年8月31日下午,作科所召开了全所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了研究所职能管理部门和科研内设机构组成和主要负责人任免的决定;公布了部分岗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聘任工作方案。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党委书记孙好勤、副所长范静、职能部门全体干部及研究所中层、副高级以上人员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孙好勤就这次机构和干部调整做了动员,所长刘春明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孙好勤书记主持。

    范静副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宣布了所职能管理部门和所科研内设机构组成。特别强调,这次机构调整,旨在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协同管理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调整后所内设机构为12个。其中职能管理部门调减为6个,包括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与成果转化处、财务资产处、条件保障处。4个科研内设机构按照以学科为基础、突出产业导向的原则分别更名为: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作物基因与分子设计中心、作物遗传育种中心、作物耕作与栽培中心。保留原期刊编辑室和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人事处杨建仓处长宣布了干部公开选拔聘任工作方案,拟对空缺的18个处级岗位按照“公开、公平、民主、择优”的原则在全所范围内实行选拔聘用。

    孙好勤书记结合这次机构和干部调整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这次机构和干部调整是适应中央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对研究所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适应新的人事、干部管理条例的背景下进行的。要以“选好干部、调好结构、建好梯队”为目标;树立“以研为本、服务产业、科学管理和依规执行”四个导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和干部定期轮岗交流”三种机制:实行“三步走”策略。孙书记强调,改革是作科所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需求不断变化,改革就要不断深入;要求不断提高,改革就要持续推进。改革既要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也要符合我所实际;既要抓住机遇、讲求效率,也要走得稳、跑的赢。

    围绕这次机构调整和干部选任工作,孙书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组织和发动,鼓励和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已公布岗位的公开选聘活动,为进一步拓展全所选人用人视野提供支持。二是要强化责任。各部门、各中心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落实“一岗双责”。当前,重点是要加快工作交接,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要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热情不减。工作交接要有清单,任务安排既要见人,还要见事,更要见物。三是要超前谋划。新的机构设立后,将要按照新的要求和新的机制运行。 各部门、各中心都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善于从国家作物科学发展和产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超前组织和谋划工作,要树立问题导向,明确发展定位,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内部考核。特别是新成立的四个中心,要围绕团队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人才、制度、文化;项目、平台、机制”九大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四是要强化协作。强化协作,纪律是基础,团结是前提,包容是关键。全所上下要团结统一,实现思想上同心,方向上同调,目标上同向,协作上同力,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春明所长作了重要讲话。在全面分析目前农业科技发展的形势和我所面临的挑战基础上,针对未来五年作科所改革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他指出,作科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作物学科体系,建设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具备了较先进的科研基础条件,形成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初步构建了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与国际同类研究机构比较,我们在学科发展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拔尖人才缺乏、职工待遇偏低、设施基地等平台支撑服务服务能力不足、资源使用不均衡等。作科所未来发展应重点围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瞄准世界作物科技高端,着力解决作物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打造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作物为研究对象,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学为研究内容的现代作物学科体系,引领作物科学发展。

    刘所长提出六项工作重点。一要完善科研机构设置,强化实体化管理能力建设。建立的4个研究中心,要在学科布局、人才引进、项目组织、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研究生招生与过程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二要建立以单一作物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协作中心。逐步建立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产业协作创新中心,强化全创新链研发的组织与协调,推动跨研究中心之间的协作,加强所企、所地战略合作,推动创新链进一步向产业的终端和高端延伸拓展。三要建立以“顶天立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鼓励横向协作,推动大成果产出,提升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四要优化资源配制,提升支撑体系的服务能力。通过修缮、创建一些新的设施,建立透明公开的管理方式,提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服务能力。五要通过培育与引进结合,培育重大成果和领军人才。通过推动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新品种推广、技术服务、专利转让和科技兴农等工作,完善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并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和支撑人才队伍。六要建立有效的绩效奖励机制。加强对新形势下科研管理体系的研究,实现科研工作中的多劳多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