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新闻动态» 热点新闻» 作科所举办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现场观摩活动

作科所举办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现场观摩活动

    912-13日,由作科所承办的全国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会暨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处处长马志强,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处长丁斌,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李世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文华,黑河市市委书记秦恩亭,黑河市副市长陈洪生,北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士伟等领导出席活动。研讨会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主持。

    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工作通过整合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大豆玉米轮作倒茬技术、深松浅翻蓄水保墒技术、信息化精准生产技术、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除草剂安全施用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品质评价与食品加工技术等9项核心技术,形成了以优质食用大豆为产品目标,以粮豆轮作为基本种植制度,以优良品种和大型机械为技术载体,以深松、免耕、秸秆还田和根瘤菌接种为土壤保水及培肥手段的技术模式,探索解决粮豆持续稳定高产、种植效益提升、生态环境保等问题。在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示范现场,据专家组实收测产,示范区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19.79 公斤,比周边常规生产方法高60.6公斤,增产27.6%,每亩增收242.4元。

    image001.jpg

    萌山充分肯定了示范模式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按照科技创新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实现了技术的全面集成;按照科技转化要素一条龙的要求,实现了大豆先进技术的落地示范推广;按照科技驱动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大豆新品种研发、生产加工、技术配套,形成了大豆产业发展系统的技术支撑。他强调,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研究的重点是要促进国内食用大豆的稳定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走出一条我国大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路径。

    image002.jpg

    对于下一步工作,陈萌山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加强研究。加快推进食用大豆科学研究,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攻克食用大豆全产业链的技术难题。二要深入集成。要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同时引进国际上现有的先进技术。三要做好示范。把研究集成的技术进行复制推广,示范带动。四要增强转化。采取多种形式对示范技术进行转化。五要做好考评。专家到实验地进行指导,到周边推广服务要进行记录考核,做到有技术,有查询,有评比,有总结。

    image003.jpg

    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院属其他研究所相关创新团队的大豆科技骨干,联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示范区所在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关企业的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共同实施。2016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嫩江县和建设农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区和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吉林省敦化市和安徽省宿州市等7个县市实施,每个县市安排了42000亩以上的地块,共落实面积6万亩。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中国农科院院办、成果转化局、科技局、财务局、有关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黑龙江农垦、黑河市各市县领导及各级农技推广系统的技术人员,农业部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项目参加单位、国家大豆良种攻关项目参加单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种子企业、加工企业、大豆种植合作社等代表。作科所党委书记孙好勤、副所长李新海,作科所科研与成果转化处及有关专家参加了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