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 “亚洲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 国际挑战计划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10年2月25-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挑战计划项目(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 GCP)重大指令性课题“亚洲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中国部分) 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启动会的有GCP主任Jean M. Ribaut博士和项目相关专家一行8人,以及来自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4个省(市、自治区)的小麦抗旱研究和育种专家,共计30余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副院长、国际合作局冯东昕副局长、作科所王述民副所长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开幕式,国际合作局贡锡锋副局长出席了欢迎晚宴。
唐华俊副院长致开幕辞,他回顾了我院与CGIAR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概况,指出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改良小麦抗旱性,提高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专家通力协作,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王述民副所长介绍了作科所的科研条件以及近年来在小麦基因资源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GCP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指出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改良对于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GCP主任Jean M. Ribaut博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GCP项目的组成和实施情况,对中方承担的“亚洲小麦抗旱性遗传改良”重大课题充满信心。
课题主持人景蕊莲研究员在会议期间,组织讨论了课题的总体研究内容及其实施方案。在5年的执行期内,与CIMMYT、ICARDA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学家合作,以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改良为目标,鉴定评价和利用我国及国际组织的抗旱耐热小麦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我国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耐热性。与会中外专家就项目的具体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讨论,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环境的控制以及实验数据的采集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并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达成共识。
本次启动会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重点,加强了中外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课题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小麦抗旱性研究和利用领域的影响力。(昌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