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为深入贯彻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布局,农业农村部于2012年组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并于2022年更名为“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求,覆盖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玉米、大豆、杂粮等)及特色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概况
为深入贯彻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布局,农业农村部于2012年组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并于2022年更名为“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求,覆盖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玉米、大豆、杂粮等)及特色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贯穿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全链条:从资源收集、精准鉴定、系统评价,到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重要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再到突破性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全面推进功能基因组研究、基因编辑、智能设计育种等前沿领域发展。同时,注重农业生物安全评价、风险监测与防控研究,强化科技成果应用的安全保障。同时发挥群主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加强与群内实验室的合作交流,开展学术会议与综合评估,推动现代种业跨越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成效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完善的科研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涵盖种质表型鉴定、遗传演变规律解析、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的全链条研究体系;
(2)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在种质资源遗传规律解析、重要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在作物基因资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骨干;
(4)开放共享不断深化,推动了国内外在作物基因资源与分子育种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5)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作物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