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科研成果» 获奖» 省部级成果一览表» 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种质抗病性研究

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种质抗病性研究

  内容摘要:

  该项研究属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本研究运用植物病理学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力变异、病原菌在同工酶和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人工接种条件下的玉米种质抗性特征。通过数年研究,取得以下重大进展。

  1.通过对9省(自治区、直辖市)玉米病害的调查和病原鉴定,首次明确了发生在我国广大地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Boed.。

  2.通过试验研究,阐明了新月弯孢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遗传变异、越冬规律及致病力变异特点。

  3.采用酯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技术,首次分析了不同地域来源的新月弯孢菌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明确了新月弯孢菌同工酶与其致病力变异之间的关系。

  4.利用RAPD技术,研究了不同地域来源新月弯孢菌在DNA水平上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证明了DNA水平的变异与致病力变异和同工酶变异相关性及单孢分离后代在DNA水平的遗传稳定性。

  5.鉴定了包括主要育种用自交系和主要推广品种在内的近1700份玉米种质,明确了玉米种质的抗病特点;阐明了当前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推广抗病性较弱的品种所致;筛选出具有较强抗性的种质79份,为开展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

  6.在《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9篇研究论文,受到了植物病理、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不同专业学者的高度重视,其中4篇已被20余篇(部)论文、论著所引用。

  该项成果不仅适用于植物病原学、作物抗性和抗性遗传规律的基础研究,而且应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应用前景广阔。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生产实际意义。根据查新报告,结果表明该项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部分研究内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