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科研成果» 获奖» 国家级成果一览表»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

  内容摘要:

  针对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不清,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不规范,缺少科研和生产急需的技术指标等突出问题,本项目开展了跨部门、跨地区、多作物、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创新。

  1、提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种质资源概念范畴和层次结构理论,首次明确中国有9631个粮食和农业植物物种,其中栽培及野生近缘植物物种3269个(隶属528种农作物),阐明了528种农作物栽培历史、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

  2、建立了主要农作物变种、变型、生态型和基因型相结合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研究了110种作物的987个变种、978个变型、1223个农艺性状特异类型,阐明了中国110种作物地方品种本底的遗传多样性,提出了中国是禾谷类作物裸粒基因、糯性基因、矮秆基因和育性基因等特异基因的起源中心或重要起源地之一的新结论。

  3、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我国110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提出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与作物起源地、热量资源、农业种植历史和地形条件密切相关,黄河中下流地区是农作物种质资源富集区,山西是旱粮作物富集区等一系列新结论,绘制了512幅地理分布图,系统、全面、定量地反映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4、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作物种质资源质量控制规范保证描述规范和数据规范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的创新技术思路,在国内外首次统一了实验设计、样本数、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等级划分方法等10大类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度量指标,国际首创了3824个作物种质资源技术指标,系统集成了1793个技术指标,统一规范了9436个技术指标,系统研制了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描述规范和数据规范,其中110种数据质量控制规范、38种描述规范为国际首创,创建了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

  5、创新了以规范化和数字化带动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完成了110种作物20万份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远程共享服务,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分发后有450份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该成果为国家制定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为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已应用于50多个国家项目,在国际上得到应用。2004-2007年,分发种质11.18万份次,直接应用于生产265个,育成新品种231个,累计推广面积9.17亿亩,间接效益985.34亿元,为作物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