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现场观摩会在新乡召开
项目负责人肖世和研究员向院所领导、专家介绍项目实施和进展情况
参加项目考察的领导专家在中麦895展示现场
5月23日,中国农科院主办、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高效生产模式研究”项目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新乡市举办。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成果转化局袁龙江局长、任庆棉处长、科技局陆建中副局长等领导,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张保明书记、王述民副所长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科研人员共30余人出席。
项目负责人肖世和研究员和项目组相关技术专家分别向与会的领导、专家介绍了项目实施和进展情况,汇报了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高效生产模式研究”分别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地建立示范片15个,其中万亩区1个、千亩片4个、百亩方10个,集成示范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研发的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等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次观摩设在新乡市的延津县和新乡县的两个千亩片,通过将优良品种“轮选988”和“中麦895”与新型肥料、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栽培、墒情监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成果集成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经当地农业技术管理部门测产,两个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为629.2公斤和600.2公斤,预计增产10%以上。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约3.6亿亩,总产1.2亿吨,低于总消费量,且种植面积已没有上升空间,增产只能靠提高单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技术集成与高效生产模式研究”项目,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增产综合技术生产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项目的实施主要针对小麦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集中资源,集成一批全院各所研发的科技成果,构建一套成熟技术模式,为促进小麦稳定增产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践证明,开展小麦增产模式研究是应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走内涵式发展新路的有益探索;是针对短期内技术难有重大突破,开辟集成技术推广新途径的现实选择;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搭建大面积推广技术平台的创新实践;是解决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业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探索科学防灾减灾新机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