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博士后培养» 博士后导师»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首席:李少昆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姓  名:李少昆   性 别: 男
职  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010-82108891
电子邮箱:lishaokun@caas.cn
个人网页:
课 题 组:精准栽培与信息化管理
 

本人简历:
    李少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石河子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学习;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石河子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至1998年10月在山东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在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工作;1990年8月至1998年9月在石河子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10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2004年被农业部聘任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玉米首席专家;2008年至今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13年12月至今任中国作物学会玉米栽培学组组长;2013年被中国科协聘任为全国作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玉米生理生态与栽培、作物信息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贡献:
    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玉米生理生态学基础以及技术推广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业绩。截止2016年5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主持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1项,主持研发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6相技术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主推技术;获软件著作权登记27件;发表论文168篇(其中SCI收录35篇),出版专著17部;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19名,硕士生56名。
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2004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获农业部“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称号; 2011年被评为农业部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012年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得兵团首届科技合作奖。主要获奖成果:
(1)2015年,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与挂图,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11年,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09年,玉米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4)2005年,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全面创建品牌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5)2009年,黄淮海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6)2010年,作物生产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2011年,北方春玉米丰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8)2011年,玉米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新疆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9)2014年,北方春玉米田间种植技术挂图与手册(第二版),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第一完成人
(10)2014年,西北灌溉玉米生产系列科普,兵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在研科研项目:
(1)973计划,作物高产群体与关键气候因子的匹配原理与调控机制(2015CB150401)(2015-1-1-2019-12-31),主持
(2)中国1500kg/hm2高产玉米光温特征及其产量形成机制(31501266)(2013.1-2016.12),主持
(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岗位科学家CARS-02-25)
主要论文和著作:
(1)李少昆等,2015,玉米规模生产系列(4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2)李少昆等,2012,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中文版6册,英文、维文、哈文、蒙文版各1册)和挂图(30套),中国农业出版社
(3)李少昆,谢瑞芝,赖军臣,刘月娥,2011,玉米抗逆减灾栽培,金盾出版社
(4)李少昆,王崇桃,2010,玉米高产潜力?途径,科学出版社
(5)李少昆,王崇桃,2010,玉米生产技术创新?扩散,科学出版社
(6)李少昆,赖军臣,明博,2009,玉米病虫草害诊断专家系统.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7)L. Zhai, R. Xie, D. Ma, G. Liu, P. Wang, S. Li*. (2015), Evaluation of Individu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ness and Yield in Maize. Crop Sci., 55, 1-12. (*corresponding author)
(8)P. Hou, Z. Cui,*, L. Bu, H. Yang, F. Zhang, Li, S*. (2015), Evaluation of a modified hybrid-maize model incorporating a newly developed module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Crop Sci., 54: 2796-2804. (*corresponding author)
(9)D. Ma, R. Xie, X. Liu, X. Niu, P. Hou, K. Wang, Y. Lu, S. Li*.(2014), Lodging-Related Stalk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Varieties in China since the 1950s. Crop Sci.,54:2805-2814. (*corresponding author)
(10)Y. Liu, P. Hou, S. Li *.(2013), Spatial adaptabilities of spring maize to variation of climatic conditions. Crop Sci.,53(4): 1693. (*corresponding autho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