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乡村振兴» 大豆产业专家团» 大豆产业团发布黄淮大豆抗干旱防高温促田管技术意见

大豆产业团发布黄淮大豆抗干旱防高温促田管技术意见

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 2025年7月

当前,黄淮夏大豆处于分枝期至开花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期,也是需水高峰期和温度敏感期。7月以来,黄淮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叠加降雨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较快、旱象显现,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根据气象部门研判,未来10—15天,黄淮大部仍将高温少雨,旱情可能继续发展,抗干旱防高温任务艰巨。为应对黄淮高温干旱对大豆生产的不利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围绕灌水补墒、肥水调控、病虫防治、一喷多促等措施,提出了黄淮大豆抗干旱防高温促田管技术意见,以最大限度减轻大豆可能发生灾害损失。

2.png

一、灌水补墒降温

抓紧抗旱浇水,宁早不晚、浇足浇透。采用小水勤灌或隔沟灌,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和养分流失。最佳灌溉时间在清晨或傍晚,严禁在中午高温时段灌水,以防烫伤根系和加剧植株生理紊乱。有条件的地块,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潜力,扩大供水能力,通过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精准供水、水肥一体、节水增效,同时可降温增湿。喷灌宜避开正午高温时,灌水量以湿润主要根系分布层(0—40厘米)为宜,避免过量。此外,防止旱涝急转,做好应对准备。

二、施肥调控促壮

开花后大豆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养分需求量逐渐增多,特别是前期干旱地块大豆植株偏矮、根瘤减少,容易出现缺肥苗弱。针对长势较弱田块,可适量补充氮磷钾肥,结合灌溉或降雨每亩可施用磷酸二铵3—4公斤、硫酸钾1—2公斤或高钾复合肥2—3公斤,促进大豆生长和荚果发育。有条件地块可结合滴灌,施入水溶肥料,分次随水滴施追肥。

三、防控病虫减损

高温干旱易诱发红蜘蛛、蚜虫、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爆发,以及病毒病、炭疽病等病害。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杀虫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甲维·虫螨腈,或生物农药,重点防治点蜂缘蝽、蛴螬、造桥虫、豆天蛾、棉铃虫、烟粉虱等虫害。喷药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开高温时段,注意药液浓度,防止药害。结合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时,注意混配性。

四、一喷多促延衰

结合病虫防控,可添加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营养和抗逆性,实现“一喷多促”。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或专用叶面肥,快速补充养分,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植株抗逆性;也可加入适量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减少落花落荚。在高温干旱来临前或初期,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缓解高温干旱危害。大豆“一喷多促”作业宜选择在无风或微风的傍晚或早晨进行,提高喷施效果。



TOP